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国防大学、部委所属专业性智库、各省市级地方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各高校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的两百余名智库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姜培茂致开幕辞。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国防部原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副院长周亭受邀参会。
论坛现场
论坛当天,分别就“智库国际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通过‘一带一路’研究看智库对策能力建设”“智库的对外传播”和“智库的话语体系建设”四个议题进行大会研讨。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周亭副院长同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杜艳钧等22位来自不同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议题讨论并发表专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在有关“智库国际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议题的演讲中,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对于智库国际化建设的思考。他认为,要打造一个国际化智库,更好地为政府建言献策,积极开展中外交流,应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从打造“工匠型”智库入手,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精细化研究;其次,探索“旋转门”机制,培养和使用更多熟悉实践工作,掌握前沿理论,了解政府痛点和难点的内行;三是构建“诤友型”关系,本着科学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向政府提出建议;四是力争做出“辨析式”引进,客观分析介绍国外的情况,既讲清其可为我所用的有益经验,也要讲明其不适用“中国特色”发展之处。
对于当前的智库国际化建设,杨宇军院长提出“三不”“两坚持”,即不要追求领导的喜欢和表扬,不要迎合一时的轰动和出名,不要沉浸于媒体的炒作和宣传,而是应该坚持初心使命,坚持客观公正的学术标准,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学术,实实在在推动中国智库国际化建设。
周亭副院长从当前国际传播格局出发,提出智库话语体系建设的困境和路径。她认为,智库的研究成果和建言献策代表了专业研究者的声音,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中国智库在建构国际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影响他国决策方面,短板明显。这集中体现为中国智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议题设置能力。
她提出,要在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下另辟蹊径,做好对外传播,中国智库可以在人格化、产品化、全平台、全流程、社交化传播五大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逐步构建出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体系,推动智库话语体系建设。
论坛还同时发布了《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在智库评价研究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引起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