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计划:问渠讲堂第一季“按图索骥”圆满结束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2-03-07浏览次数:19

为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理论为源,创新为旨”,服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于2021-2022学年寒假期间主办“问渠讲堂”。

图片

讲堂第一季以“按图索骥”为主题,面向广大师生期间开展四场讲座,通过串讲学科地图,引导硕士生关注理论的缘起和演进,窥探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承发展,思考过往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勾连,进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论文质量。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周亭教授主持第一季系列讲座,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邵梓捷、讲师高波、师资博士后张畅和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张磊分别从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传播学的学科脉络进行主题分享。


学科地图1:政治科学研究的知识脉络


图片


第一讲邵梓捷老师从政治科学的光谱与地图、研究范式和视角的定义、政治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评价、政治科学研究的宏观理论、政治科学研究的微观理论、中国政治科学的本土化问题六大方面勾勒政治科学的学术地图,为听众搭建起政治科学的研究框架。讲座最后邵老师强调“面对理论一方面要有谦卑敬畏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更新迭代理论的使命感与创新精神”,启发大家在学术道路上扎实推进、力求创新。

图片



学科地图2: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换与理论地图演变

图片


     第二讲高波老师首先界定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边界,继而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介绍了公共管理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四个认识论传统、三种模式演变及其范式转换和理论演进过程,并对公共管理的学者及其代表性理论做出详细讲解和评述。层层推进,娓娓道来,勾勒出清晰的公共管理学科地图,充分贴合本季讲座的主题。


图片




学科地图3:从大而整到小而美——国际关系理论地图

图片

     

    第三讲张畅老师生动介绍了国际关系学科兴起的背景、国际关系主要理论流派和国际关系理论转向,最后着眼于国际关系理论本土化问题,以秦亚青、阎学通两位学者的研究为例,指出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思想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路径。通过学科地图的展开,从“问渠”入手,引导大家步入理解到使用再到创新的国际关系理论推进过程。


图片




学科地图4:媒介的生成——传播研究的学术图景概览

图片

 

    第四讲张磊教授从三个历史事件切入,介绍传播学学科诞生的历史背景,指出传播学的学科生成绝非一蹴而就,要理解传播学的学科图景首先要破除一系列神话,把握传播学的多元源流和多重叙事。张教授还以经典著作和文章为例生动描摹了传播研究概貌,通过对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的评述,引导听者就传播学研究的“内卷”现象进行反思,提出当前传播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深邃范式的引导。


图片


    问渠讲堂第一季吸引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师生热情参与,单场讲座最高近300人次在线学习。未来政府学院还将组织第二季“谋篇布局”,第三季“妙笔生花”系列讲座,扎实推进研究生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