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定制的专业工作指南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0-05-25浏览次数:109

       近日,我国首部为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量身定制的《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工作指南》一书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的出版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尤其值得关注。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中国人民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特别是来自各类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自发筹款,筹集口罩、防护服等各种防护物资送往抗疫一线,为疫情隔离、防预工作筑起了最坚固的人民长城。与此同时,此次疫情中,社会组织涌现出来的舆情,也同样提示我们:公益人不仅要把工作做好,也要把工作向社会汇报好。公益人要边做边说,这不是自我宣传,而是让更多的人加入公益的信任卡和通行证,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善变大善,一人善变成众人善。

       做好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是公益组织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帮助公益人讲清事实,讲好故事,推动社会组织和新闻发布工作健康发展,正是本书编委会的初心。《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工作指南》一书酝酿于一年前,是在民政部和相关单位的远见卓识和积极推动下,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公益传播研究所、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联合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资深媒体人共同参与编写完成。腾讯公益基金会给予大力支持。

       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公益传播研究所从事公益活动、研究和相关培训十余年,是公益传播研究领域的重镇。正如本书的主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董关鹏教授在序言中说的那样;“希望社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和我们一起,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新闻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国各级社会组织的专业化、透明化、公开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01


内容简介



该书由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公益传播研究所、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联合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资深媒体人共同参与编写完成。腾讯公益基金会给予大力支持。


该书旨在通过对前沿研究的探讨和前沿实践的追踪,从理论和案例两个层面指导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工作。并通过对传播思路、组织要求、工作流程、语言技巧、具体平台和可选工具等各方面的具体介绍,脚踏实地服务于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的日常工作。



02


序言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中央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可见社会治理越来越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同时,此决定还提出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为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要求。


2019年是5G时代元年,舆论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5G 时代互联网的速度更快、连接更广、效率更高,而各种谣言、垃圾信息的传播速度也会更快。面对舆情事件,封堵更加困难,而合理引导应是第一选项。这也就意味着,更高的社会舆论成本不可拒付,频繁的社会舆论风险不可低估,升级舆论引导战略不可缺失,创新的舆论引导实践不可滞后。


社会组织专业化、公开化、透明化是当前发展的大趋势。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优质社会服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社会组织还应着力做好新闻工作,提高公众对社会组织相关工作的了解程度、完善公众沟通渠道、规避舆论风险,为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社会组织新闻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的期待为主要目标。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要看人民是否能从我们的工作中得到实惠、改善了 生活、保障了权益。


人民的需要,是我们社会组织新闻工作的努力方向;人民的评价,是评判社会组织新闻工作的最终标准;人民的认同,决定了社会组织新闻工作的未来前途。社会组织新闻工作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完善自己,架起人民与社会组织沟通的桥梁,使组织提供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


为了推动社会组织新闻发布工作健康发展,我们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力量,编写了这本《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工作指南》,旨在通过对前沿研究的探讨和前沿实践的追踪,从理论和案例两个层面指导社会 组织新闻发言人工作。并通过对传播思路、组织要求、工作流程、语言技巧、具体平台和可选工具等各方面的具体介绍,脚踏实地服务于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的日常工作。也希望社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和我们一起,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新闻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国各级社会组织的专业化、透明化、公开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董关鹏 教授、博导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2019 年 12 月





03


主编简介



董关鹏


资深媒体人、公益传播学者,政务公开与新闻发布制度的倡导者与推动者,也是关注困境儿童、残障人士和乡村教育持续改善的公益实践者。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剑桥大学和杜伦大学。曾任中外重要媒体机构记者、播音员和新闻主播,在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十余年,历任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首任所长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索林斯汀席位媒介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员。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和奥迪英杰汇公益大使等。


04


编者专家团队简介



孙懿,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兼执行秘书长,复旦大学国 际关系学专业。参与策划和主导了腾讯公益平台的月捐、乐捐、益行家、 99 公益日等系列科技公益创新产品的运营。并推动“互联网公益”“指 尖公益”“透明公益”“理性公益”等公益行业的前沿实践,有着丰 富的实战经验。


王亦君,《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副主任、负责人,主任记者。在报社长期从事时政、法治、公共政策、民政、社会保障、社会事务 等领域报道的策划和采写。曾任报社公益中国、法治、民族版面的主编, 近年来,参与《中国青年报》全媒体改革、融媒小厨建设,连续十多 年参加全国“两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等重大报道。


王虎,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主任,个人大病求助 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办公室负责人,带领专业团队长期致力于社会组 织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行业舆情监测、大数据分析、慈善募捐规范、 慈善法律宣传、个人求助平台自律引导。


罗争光,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现为新华社中 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负责中央时政新闻报道和全面深化改革、宣传 思想文化、民政、社会组织等多个领域报道。多次参加党的十八大、 十九大、全国两会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APEC 会议等重大报道,数 十次获得全国及省部级奖励。


李玉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从事公益报道十余年,报道 过“郭美美事件”等公益领域重大新闻,熟悉公益领域传播规律及舆 情应对措施,多次受邀担任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等部委组织的地方 新闻发言人培训特约讲师。


朱勤,中国社会报社《中国社会组织》杂志主编,文学博士。


杨光,新浪微公益副总监,新浪公益频道主编,2003 年加入新浪网, 担任新浪汽车频道栏目主编,2007 年参与创建新浪公益频道,专注公 益项目、公益活动的策划和传播。2014 年推动“冰桶挑战”等体验式 公益活动在微博平台传播。


张木兰,字节跳动公益总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红 十字基金会品牌与传播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公益时报社副总编辑。熟悉公益传播、企业 CSR 战略。


戚学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


欧树英,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现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新闻发言人。兼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拍卖师分会秘书长、中国拍卖杂 志社执行社长。曾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特约专家,国家市场 监管总局全国市场监管培训讲师。《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组织》等 媒体撰稿人。


张凌霄,资深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联合 会法律顾问。对慈善组织合规化治理、法律风险防范及争端解决、慈 善募捐及捐赠、慈善财产保值增值等专项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担任数十余家慈善组织法律顾问等职务,为数百家慈善组织 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务。


秦  川  腾讯集团公关总监

陈  峰  腾讯集团公关经理张海若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公共事务总监

陈春娟 中国传媒大学公益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于  凡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专职研究员

刘思佳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发言人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化冰 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项目部主任

王玎玎 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项目部主管

王 岩 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项目部主管 


      希望社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通过这本书,更好地完善社会组织新闻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国各级社会组织的专业化、透明化、公开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