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舆论研究合作联盟共同承办的“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舆论引导”分论坛在天津大礼堂2号厅举行。来自中央涉外工作部门、高端智库、中央媒体、部属高校、中央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的近80位全国对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转变话语体系、增强国际意识、提升国际舆论引导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努力寻找有效扩展国际舆论传播渠道,提高外宣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让更多外国受众听到中国声音的对外传播突破口。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荆学民、赵雪波教授代表学院主持论坛并发言。
孙明和荆学民分别主持上下半场交流研讨
论坛上半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宣传部长、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有效开展对外传播已经成为国家重要部署。改善提升国际传播效果,需要升级观念、强化担当,中央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要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品牌形象的塑造与维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唐磊从学者的角度,分享了解决国际传播三差的问题,提出国家形象不等同于软实力,应超越“软实力”框架重新思考“国家形象”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袁赛男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一些国际舆论新情况,并提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处长孙存良提出要以4大精准略进行对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分享了本次大会的获奖论文《执政党领导力与国家形象:“一带一路”国家记者中国观跟踪调查(2016-2021)》。新华社对外部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蓉蓉结合新华社的案例从实操的层面分享了自己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思考。
论坛上半场发言嘉宾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中心主任陈实,对上半场论坛进行点评。陈实表示,舆论引导是国际传播领域的重大课题,做好这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舆论环境,一线媒体人员和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兼具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度与前沿相结合、中观与微观相结合、数据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总结新形势下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陈实作论坛点评
论坛下半场,新华社经济参考研究院院长李新民从一个资深媒体人的实践经历出发,分享了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评论部制片人毕建录通过3个案例分析指出国际舆论传播要“敢说”“会说”“快说”。中科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舆情专家田书和总结了后疫情时代国际舆论引导的五要素。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赵雪波从“对抗”与“对冲”两方面阐述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舆论的向度。腾讯数字舆情部高级研究员李思明从行业观察的角度聚焦国际传播中的群体、社交网络的现象,探讨国际传播。
论坛下半场发言嘉宾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陈瑶对下半场论坛进行点评。陈瑶表示,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精准传播的方法,突破意识形态、价值观、新闻观的壁垒障碍,让不同文化背景受众听得进、听得懂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叙事与中国话语。
陈瑶作论坛点评
作为本届研讨会成果,论坛同时发布《中国数字文化走出去舆论效果评估》预告。据现场介绍,报告总结网络文学、网络动漫、在线影视剧、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短视频及直播等数字文化走出去六大领域的海外落地情况与发展特点,通过大数据模型勾画海外接受度图谱,呈现中国数字文化走出去的舆论效果。报告相关内容备受与会各方期待。
本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启航新时代国际传播新征程”为主题,旨在通过对当前和未来国际传播面临问题的理论研讨,为创新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新格局提供学理支撑。该研讨会自2009年开始已举办六届,是我国对外传播领域有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学院今后会持续参与并主办分论坛,搭建科研促进平台,展示学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