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冰雪小白杨,冬奥盛会绽放光芒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2-02-21浏览次数:28

“我所在的岗位与媒体、运动员紧密相关:一方面,我们要摆正自己的服务地位,最大程度为媒体和运动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维持秩序,保证赛前赛后的稳定秩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对我个人来说也充满了挑战。”

——2021级公共管理学硕陈思宇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来自首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服务于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共有十名同学参与本次志愿工作,分别服务于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部新闻发布服务岗、采访部城市采访内勤服务岗、采访部城市采访外勤服务岗、证件查验岗、二层悦游互动区服务岗、展览展示部一层形象展示品展台服务岗、展览展示与活动部服务岗以及冬季两项中心媒体运行领域混合区助理等岗位。他们倾心奉献,密切配合,保障冬奥赛事稳步进行,在冬奥会场上展现着青年风采,在冰雪之中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以行动讲述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志愿者的冬奥之约。


一、冬奥有我 志愿在岗

图片

陈思宇

2021级公共管理学硕

       2021级公共管理学硕陈思宇担任媒体运行领域混合区助理,在训练日和比赛日有不同工作,训练日工作包括记录运动员训练靶位、运动员国籍、性别,辅助E、EP、ENR等类记者采访运动员,完善混合区媒体规则,布置赛前场地等;比赛日工作包括媒体接待、媒体证件验证、运动员出口和媒体通道的引领和秩序维持等。


“我所在的岗位与媒体、运动员紧密相关:一方面我们要摆正自己的服务地位,最大程度为媒体和运动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维持秩序,保证赛前赛后的稳定秩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我对个人来说也充满了挑战。”


图片

李泽藩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李泽藩担任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部新闻发布服务岗,主要负责新闻中心运行的20天中十余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筹办工作,包括发布会前报名统计、资料整理,会中嘉宾接待、秩序维持、媒体服务,会后相关资料发放并随时回答媒体与中心运行和新闻发布相关问题。志愿工作和所学专业的碰撞交流带给他独特的体验。


“这份志愿岗位也让我有机会将包括公共行政学、政府公共关系在内的一系列专业课程所学付诸实践,精准实现了从‘上课’到‘上场’的转换,让我对传媒行业与政府事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图片

王思涵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王思涵在交通安全保障组中负责证件查验,这一岗位是中外媒体记者们进入新闻中心的首道关卡,在工作中她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份工作)需要我们展现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耐心,也要以严谨专业的态度保障防疫工作的落实,维护新闻中心的秩序。”


图片

张心雨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张心雨是城市采访外勤工作组的成员,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中为媒体记者提供服务。由于志愿者本身也是城市形象的体现,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体现着志愿精神和青年风采。


“这是一份很有趣、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小组每个志愿者都愿意不辞辛劳、全心投入。”



图片

许艳燕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

        2019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本科生许艳燕在北京新闻中心一层形象展示品展示服务岗工作,主要负责形象展示品展台图书摆放、发放、补充及解答形象展示品品类的相关问题等。2022北京新闻中心是参与记者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这意味着在此服务需要频繁接触内陆、港澳台、外国媒体等各类媒体,不仅对服务的质量有较高要求,也能显著提升个人能力。


“每天来来往往的记者朋友们会驻足在展台前,翻阅书籍报刊,在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学习了很多知识,尤其认识到不论工作到何种阶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输入都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

张思远

2020级行政管理(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本科生

        2020级行政管理(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本科生张思远负责新闻中心二层“悦游”互动区的相关服务,这份工作对沟通表达能力和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在工作中她不仅服务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尤其是在与外国记者的沟通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图片

宋瑜玮

2020级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本科生

        2020级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本科生宋瑜玮在新闻中心的展览与活动部负责维护展览图片,并不时与中外媒体记者进行互动,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活动体验,对于她来说,这份工作也是对自身的考验。


“这份岗位面向各地前来报道的媒体,需要一定的英文水平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图片

孙宁浩

2020级行政管理(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本科生

        2020级行政管理(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本科生孙宁浩在北京新闻中心一层综合服务台提供采访咨询,岗位虽小但却意义重大,这份工作在孙宁浩看来起到了在记者媒体和新闻中心采访部之间搭建桥梁的作用。


“2022北京新闻中心各注册记者十分看重冬奥期间的采访活动,采访咨询的问题往往是其他部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高效上传下达并起到引导作用也是我本次志愿服务的期望和目标,我也希望能为记者老师们提供展现中传小白杨风采的咨询服务,让媒体工作可以更加便捷,帮助老师们在冬奥会期间能更顺利地开展采访活动,挖掘北京‘双奥之城’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二、积蓄力量 面向未来

        站上正式岗位做好服务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志愿者们要经历简历初筛、面试、集中培训、线上学习等严苛的筛选过程后,才能真正奔赴冬奥之约。这些志愿者们首选需要拥有较丰富的志愿经历,且具有服务精神,正如宋瑜玮“感觉做志愿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这种志愿服务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志愿者们的行为,使他们在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除了志愿意识,奥林匹克情怀也是推动志愿者们前进的动力。陈思宇告诉我们“2008年在心里种下的奥运情怀之种,恰逢2022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在我21岁时终于有机会得以发芽开花”李泽藩与我们分享到“我的小学体育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她的言传身教给了我许许多多受益终身的影响,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那一棒火炬在校园里手手相传,在我的心中埋下了参与奥林匹克的种子。2022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奥林匹克圣火将在首都北京再次点燃,这令我十分激动,我一直在关注着赛会筹办志愿者招募的信息并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招募,希望能够为北京冬奥贡献一己之力”



        青年志愿者们是冬奥场上别样的靓丽风景,他们身上彰显着的青年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激励着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的路上前行。如张心雨所言“想在冬奥这样举世瞩目的盛事里贡献青年学生的一份力量”,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将有中国特色的冬奥精神诠释得更为立体,带着新一代中国青年的无限活力与冬奥志愿者的专业面貌,让来自东方大国的故事被看到、被读懂”不仅是孙宁浩的梦想,也是青年冬奥志愿者们的共同理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起向未来!



三、以志愿精神 扎根奥运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内核,但在志愿者们看来,志愿精神的内涵是更丰富、更有温度的,冬奥志愿工作让志愿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双奥之城”——北京交汇共生,浇铸了有中国风采的冬奥精神,不仅如王思涵所说“要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竞技体育力量”,还要融汇、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冬奥为契机,让各国携手一起向未来,从“我”走向“我们”。


       宋瑜玮分享了她理解的志愿精神与冬奥精神:“我认为志愿精神是无论在多小的岗位上,都永远怀抱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志愿活动不是做表面功夫,给别人看到你有多么光鲜,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希望帮助别人,才能真正体现志愿的初衷。冬奥会作为展示一场重大的国际赛事,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代表着背后国家的形象。运动员、媒体、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尽力做到最好,每个人的努力共同组成了冬奥精神。”这种凝聚个体力量铸就冬奥精神的想法与张心雨、孙宁浩许艳燕的理解不谋而合,她们认为“‘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融共通,都展现出一种凝聚、向上的勃勃生机”,二者合力导向“大家共同携手为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每个人携手,一起向未来,共同建造属于人类整体的美好家园”的冬奥愿景。



四、冬奥不孤单 温暖过大年

冬奥志愿的筹备和正式服务期间恰逢春节,对于十位志愿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人和同学、志愿同伴们一起过年,这份难忘的经历将和冬奥盛事的记忆一起永存。



学校和学院大力支持此次志愿工作,为同学们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并在春节之际用心准备,努力为同学们营造祥和温暖的节日氛围,在冰雪盛会中传递着浓浓温情。


                                                 李泽藩

“学院和学校的各种大礼包、学院领导班子老师与公共管理系各位老师的关怀给了我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温暖。在一起永远是治愈孤独的良药,腊月二十八和学院老师们一起在国重九层包饺子涮火锅一定是我大学生涯里最难忘的一餐饭,这个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春节也一定是此生少有的难忘回忆。感谢老师和我的志愿者伙伴们对我的鼓励、肯定和指导,让我的‘北漂’春节有了强大的归属感、安全感。”

陈思宇

“在出发之前,每一个志愿者都收到了来自学校和学院的爱心大礼包和激励物资,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和学院对我们参与冬奥志愿活动的支持和关怀。承载着学校和学院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会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传媒学子和政院小白杨的光和热。”

王思涵

“学院领导在临近除夕特意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给留校同学,让我们一起包饺子看联欢,发给同学们生活必需品和贺卡,还给我们家里寄了信。学校准备了御寒衣物和大礼包给我们,组织同学们一起跨年。有一门专业课的结课论文需要修改,但老师和我们说志愿者可以慢慢改,不要太累,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很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张思远

“今年春节与志愿者同伴、老师们共同度过,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过年,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与家人一同度过,但能够为冬奥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是一种光荣。”

张心雨

“学院和学校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过年活动,让我们在学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党委对我们志愿活动的支持,也非常感激学校和学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会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共赴‘冬奥之约’,不负众望,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许艳燕

“不能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共度春节其实很遗憾,但是学校和学院都在努力支持我们志愿者的工作,从物资补给到生活后勤到人文关怀全方面保障,做到了让冬奥志愿者过好一个难忘的‘冬奥年’,大家心里都感到暖暖的。想对学校、学院所有为冬奥志愿工作辛勤付出的领导、老师们道一声感谢,你们辛苦了!想对志愿者同伴们说,我们都是好样的!继续坚持!”

孙宁浩

“除夕前一天,学院留校同学和老师们一起包饺子、吃火锅、贴对联,喜庆的春节气氛让我记忆犹新。除夕当天,我第一次来到了新闻中心,熟悉了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可以说是别样的除夕体验。晚上学校为我们举办了除夕晚会,与城市志愿者的朋友一起度过新年,也是一种团圆。”

宋瑜玮

“今年学院为留校学生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春节聚会,老师们的热情和温暖让我们更有工作的动力。春节期间,新闻中心志愿者之家也举办了新春游园会,即使无法回家,也感到了满满的年味。”


无论何时,家人总是最坚强的后盾,孙宁浩“在放假后,我每天都会和家人沟通交流,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他们的鼓励让我可以更加专心地在志愿岗位上服务冬奥,更加坚定地奉献出青年力量。”对于志愿者们来说,家人的支持是工作的动力;对于家人而言,为志愿工作而努力付出的孩子永远是他们的骄傲,即使相距千里,志愿者们和家人的心永远是紧紧相贴的,正如李泽藩感概的“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妈妈是最幸运的事!”


冬奥志愿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在这里向志愿者们的各位父母、亲友道一声感谢,谢谢您对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和鼓励,正如张心雨所说“我(们)在学校里一切都好,志愿服务工作也非常顺利,有很多收获和成长,请您放心!”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生志愿者们


我院2020级政治传播学硕班郎昆同学2019级行政管理本科生胡蕙心同学与以上八位同学一起正在冬奥会现场紧张的工作中,他们以专业的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热情洋溢的青春姿态在冬奥会赛场上绽放着政院冰雪小白杨的绚烂光芒。此外,我院还有多位教师和学生以不同身份参与到冬奥盛会中,政院人用自己的专业态度和奉献精神展现政院风采,贡献中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