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TALK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雪波老师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博士生赵伦合著的《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由中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在哲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元宇宙与宇宙的关系、元宇宙与人的关系等元宇宙哲学问题,也探讨了元宇宙与传播、媒介、政治、经济、社会治理、国际传播等的关系等跨领域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若干关于元宇宙传播结构、元宇宙传播模式、元宇宙传播原则和元宇宙传播功能等的概念、论断。该书立意新颖,独辟蹊径,视野开阔,论述深刻,激发了读者对于元宇宙的无限想象,也解答了人们对元宇宙的诸多疑虑。我院对话赵雪波教授,探讨元宇宙的深刻哲学内涵和传播认知,深度挖掘书籍创作背后的故事。
赵老师您好,请问是什么契机让您产生了创作本书的想法? 元宇宙这个概念一进入中国我们便开始关注,不久收到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国内最早关于元宇宙的两本著作--《元宇宙》和《元宇宙通证》,这引起我们对元宇宙概念和问题的极大兴趣。元宇宙这个概念的英文单词Metaverse是美国小说家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里首次提到的,书中描写了主人公通过一种特殊设备,建构起自己的虚拟现实世界。2021年美国游戏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招股书中用了Metaverse,一下子带火了这个概念。后来有人把它重新翻译成“元宇宙”,一下子在中国又火了。考虑到这个概念从产生到爆发都是传播事件和媒介事件,我就觉得作为传播学者,我应该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尽快介入这个热点问题。在此动力下,我搜罗了许多元宇宙方面的相关著作,并构思有关研究。今年5月份我主动联系中译出版社,毛遂自荐来创作一本《元宇宙传播》,从传播学和媒介学的角度助推一把元宇宙的研究。出版社经过研究,同意我们的创作思路和提纲。于是我就在讲课之余开始紧张的创作。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的“挑灯夜战”,我和赵伦终于完成全书写作,后来又经过三个月的出版,《元宇宙传播》终于在11月底与广大读者们见面了。
您之前有涉猎过跟元宇宙相关的工作内容吗? 基于对电影的热爱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2014年,我和赵伦就解决电影屏幕的移动、具身问题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并成功申请到了此项专利所有权,同时还申请到了美国相关专利授权。巧的是,那一年,脸书(FACEBOOK)收购VR设备厂商OCULUS,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我们是在后来才知道VR头显已经相当成熟。因为很难推进,我们其实把这事搁置一边了。但这算是我们初次涉足元宇宙领域。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元宇宙这个概念。不过这件事为此后我们写作此书奠定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基础。
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或是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书中除汇集了我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之外,也帮我反思、回顾、整理了在30多年前对于各种宏大命题的思考。我曾经记录过自己的梦境。每天醒来把前一晚的梦境记录下来,有时会半夜起来记录,或者“意识”到梦境后迅速起身记录下来。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年,终于因身体扛不住而就此打住。没想到这一场实验为30多年后我撰写本书中的“梦想情结”篇章内容提供了素材和理论依据。 过去,我们一直相信一个结论,那就是物质无限可分。但是我在大学毕业后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觉得这个结论有很大不确定性,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物质怎么能够不断分割下去?它肯定得有一个恒定的、唯一的基础。但如果它是一个基础的话,它来自哪里?那我认为物质的基质一定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东西。为此我还给某大报理论版写了长篇大论的一篇文章。当然泥牛入海了,后来觉得自己挺幼稚。但是在写作《元宇宙传播》时,在探讨“无限宇宙”问题时,我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有关思考没有白费劲。 讲这些陈年旧事不是说我自己有多牛,是说我们人类的思维是很神奇和伟大的。人要开动脑筋,用理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宇宙浩渺无边,我们能到达的地方很有限,但是,我们身体去不了的地方,我们的思维能到达。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头脑、理性去认识宇宙,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手段去认识宇宙,建构新的世界,这就是元宇宙的真正含义。元宇宙和宇宙是对立统一体,上升到这个程度,才能体会元宇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该书突破了读者对您以往的学术研究范围的印象,该著作对您的学术理论的发展有何意义呢? 此次创作对我个人而言,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及研究的边界。大家都知道我对传播领域的研究过去主要是围绕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和国际关系的理论,而在撰写《元宇宙传播》时,我不得不跳脱这些学科的窠臼和限制,有意识地把多样的事物衔接在一起。没有这种视野无法创作出一本有内涵的、全新的元宇宙著作。 基于对于元宇宙的研究,我们认为,元宇宙问题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如果不将元宇宙和现实宇宙放在一个层面上,将它们看作有机统一体进行对比的话,元宇宙这个概念就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价值了。因此,对于元宇宙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产业界VR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硬件产品研发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理论研究者,视野要更高远一些。当你阅读此书时,会发现书中除了谈论传播学科领域外,还涉及到了宇宙学、哲学、国际关系、国际传播、公共管理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也是我目力所及所感所想的知识的融合。所以这本著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作是对我过去到目前全部学术科研的一次概括总结,也可以看作是自己的一次跨越式前进。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本著作感兴趣,您对本书的读者有没有什么寄语呢? 《元宇宙传播》出发点是与传播相关的。最初,我们意在给传播学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从传播学角度认识元宇宙的机会,但在成书之后,我们意识到,这本书之于其他读者而言也会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首先此书的创作对原有传播学理论框架进行了突破。既然是元宇宙传播,如果还停留在现有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模式化地用5W去套元宇宙知识,就会固步自封,固化人们目前对元宇宙这个概念的认识,也固化对传播学的认识。书中引用了一些学者们的概念,例如法国学者德布雷提出的“媒介域”等,但是更多的是创新性地提炼、总结、概括出一些自己的概念、提法和预构,比如我们在书中提出了“堆栈传播”“太空传播”“自传播”“议程共识原则”等。在传播模式这一章,我们没有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模式理论,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理论,即与宇宙结构高度匹配的“五级模式”,里面包括了“创世模式”“太阳系模式”“钻石模式”“响应者模式”和“自传播模式”。书中有很多预想、预设、预构的观点,可能有些不着边际,但元宇宙本身就是新的命题、新的问题,它允许我们充分想象,因此对于它的研究内容,我们也不妨予以大胆的思维来回应这一新命题、新问题。很多概念、模式和论断在今天也许太超前,但元宇宙本来就是无限包容、无限扩展的未来巨结构,它更代表了即将到来的未来。因此我们将本书的副标题命名为《未来传播学框架》。最后希望大家能从书中读到乐趣,至少能对元宇宙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作者介绍
赵雪波
赵雪波,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哲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和文学博士学位。在政治传播、全球治理、全球传播、国际关系、军事传播等各研究领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先后在国内各种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文章,出版20多部独著、合著、编著、译著。承担过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区级科研项目。
赵伦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