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治理”读书沙龙系列报道|认识元宇宙——《元宇宙传播》导读篇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2-12-31浏览次数:10

图片



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和我校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传播与治理”读书沙龙第二期于12月26日顺利召开,超过四百名校内外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本次读书沙龙展开了对元宇宙的探索,针对元宇宙的内涵与外延、特征与属性、认知维度、技术伦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图片
本期读书沙龙由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赵雪波教授主讲,对其最新著作《元宇宙传播》展开导读。该书由赵雪波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博士生赵伦共同创作,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重点讲述了元宇宙的传播结构、传播模式、传播原则,梳理了元宇宙信息传播、教育、游戏和监督社会的功能,并从全新的角度——元宇宙传播经济学解读经济政治维度的元宇宙意义,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且具前沿性、前瞻性。
图片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传播》一书首先对元宇宙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元宇宙的发展历史进行多条线索的梳理,并对中英文“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进行拆解性分析,为大家剖析了元宇宙的内涵、构成元宇宙的基本要素、元宇宙的特征及属性,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元宇宙搭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图片
元宇宙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在《元宇宙传播》一书中,两位作者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为元宇宙做出了新的、广义的界定:
“元宇宙是媒介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集中、融合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最先进的媒介,是一种高度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两个三维结构共同组成的开放的、无限扩展的媒介域、传播场、生态网。”
从特征上来看,元宇宙是一种多维媒介,包含了各种媒介的界面模式,能够实现虚拟世界现实化、现实世界虚拟化,给用户以沉浸式的体验,具备多中心点,能够无限扩展,建立起一个以第一人称“我”进入的完整的生态结构。除了以上诸多特征以外,元宇宙还具备多重属性:元宇宙的出现首先是一个媒介事件,主要表现为一种媒介形态,构成了元宇宙的“媒介域”,体现了元宇宙的媒介属性;技术是元宇宙出现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界面技术、镜像技术、存储技术、高速带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赋予了元宇宙技术属性;元宇宙的社会属性体现在其营造的公共领域既是封闭的,也同时是开放的,人在真实世界的社会性,自然也会延伸到虚拟世界;根据法国学者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提出的“媒介域”理论,大的媒介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而在“元宇宙域”中,元宇宙和元宇宙经济形成一种“互助式地进行共适应(co-adapt)和共创新” 的关系,这也是元宇宙的经济属性之所在;最后,由于技术本身具有政治属性,相应的各种规章制度、社会结构、权力组合、原则理念甚至国际关系或全球关系也将延伸到元宇宙的发展中,离散化是元宇宙虚拟世界的政治主题,彰显其作为媒介技术的政治属性。


认识元宇宙的角度

无论是从狭义的还是广义的角度、器物层面抑或是理论层面,都无法全面地认识元宇宙。由此,《元宇宙传播》一书为我们全面、深入认识元宇宙提供了向外和向内的两个角度。向外的向度指元宇宙建立的基础,包括媒介设备、媒介技术、环境、地球、太空等,可以基于这一向度探索元宇宙的可能性;向内的向度指从人、精神、意识、感官、大脑、中枢神经等角度探索元宇宙的真谛。
图片
其中,向外的向度包含了元宇宙的技术观和宇宙观。在这一部分,作者参考了美国学者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提出的“奇点”概念,在其著作《奇点临近》中,库兹韦尔把宇宙的进化分为六个纪元,即物理与化学、生物与DNA、大脑、技术、人类智能与人类技术的结合、宇宙觉醒,我们当前则处于第五纪元,人类智能正在与人类技术实现融合发展,在下一个阶段,人类将超越自身的生物局限,人类与机器、现实与虚拟之间不再具有差异,超级智能的出现将标志着奇点的临近。此外,在宇宙观的部分,作者系统地梳理了古今中外有关于宇宙的各种论述,并介绍了今天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
图片
从向内的向度出发,又可以从微观物质世界和哲学思辨两个尺度认识元宇宙。回顾物理学科相关研究成果,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微观世界的原子核和电子之间构成一种宏观世界太阳系中太阳和行星的“中心-边缘”和引力关系,是向外的宏观宇宙和向内的微观宇宙第一次在科学面前汇合,认识元宇宙的向外和向内的两个向度也得以结合起来。
这一部分也强调了回归“人”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说,宇宙是人类宇宙、人类空间。没有人及其思维,宇宙无法被发现,在人性的支点上,宇宙和元宇宙合二为一。从哲学视角出发,唯有上升到哲学层面,从存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三论”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深刻领会元宇宙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


元宇宙是宇宙的耦合物

宇宙与元宇宙的耦合关系是作者在创作《元宇宙传播》一书时的重要发现。斯宾格勒在著名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出了“大宇宙”和“小宇宙”一对概念,“大宇宙”是把现实性视作是一种与心灵相关联的所有象征的总和观念,而“小宇宙”则是指心灵的所有象征的总和观念,即人的精神世界。这一对概念恰好能够分别与“宇宙”和“元宇宙”相对应。此外,相关的哲学思辨还有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言“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其实就是“宇宙”,康德心中的“道德法则”则对应了“元宇宙”。可见,从过去到现在,人类一直在思考宇宙与人之间的关系,元宇宙的出现又使人们重新开始思考这一宏大的哲学问题。
图片
元宇宙既是技术问题,但同时也是学理问题,如果无法从学理的高度和深度认识元宇宙,那么元宇宙的发展很有可能长期停留在产业状态;元宇宙既是当前的产业热点,也应该成为未来的学术新起点,这也是《元宇宙传播》一书的创作初衷;在创作《元宇宙传播》的过程中,作者进一步发现元宇宙实际上是宇宙的耦合物,二者是对立统一体,宇宙包含元宇宙,元宇宙超越宇宙;此外,主讲人再次强调了要认识到元宇宙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具体来说,宇宙是人的精神产物,是认识宇宙的重要手段,元宇宙体现了人类精神的伟大,最终要服务于人,而不能对人构成威胁,为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框定了伦理上的目标和方向。




本期读书沙龙对元宇宙进行了概念性的梳理,是对《元宇宙传播》一书的导读,在下一期读书沙龙中,赵雪波教授将聚焦传播学,深入讲解《元宇宙传播》一书的核心内容,即元宇宙对传播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该书提出的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元宇宙传播结构和传播模式,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