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TALK】对话北京市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高萍教授:关爱学生、深耕教学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3-01-14浏览次数:10

图片


政院TALK


2022年底,我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高萍教授以“政府公共关系”课程团队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她指导的2018级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方向)专业徐迅同学的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数据治理创新路径研究——基于31个省份网络问政案例的内容分析》成功入选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高老师从教多年,深耕教学和科研领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课堂实践,深受学生喜爱。【政院TALK】栏目深入对话高萍教授,畅谈学术教学与论文写作的平衡,倾听她从教多年的经验和感受。

图片

高 萍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图片

高萍老师您好,您曾经多次说“题好文一半”,在此次指导论文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我认为“题好文一半”一定是所有的老师在进行自己的学术创作还有指导学生的时候的一个共识。论文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题目,一定要带着问题导向去思考。论文题目要明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真问题,它不是一个伪命题、假命题,更不是假大空的话题,它是真正在公共管理学科里值得关注的好问题。所以当你发现了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激发起了研究兴趣,就可以在浓厚的研究兴趣当中去完成最后的论文写作。


图片

您指导的徐迅同学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作为指导教师,您是如何与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的呢?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觉到徐迅同学身上有一种非常宝贵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我们常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个同学都要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你要做自己论文的第一责任人。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当中,我们光在选题的环节就来回碰撞了六七次,有的选题可能写不下去,或者研究的兴趣不足,或者它不是一个特别前沿的选题。所以在几经磨合当中,在题目定下来后的每一个阶段,徐迅都和我保持着良性互动的过程。


图片

您认为如何去成就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呢?

我认为首先一定要有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有一种研究的心态,始终保持着一种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去求索。同时这篇论文也很有意思,这个选题实际是来自于实践一线。徐迅同学在人民网网络问政平台实习的过程当中非常幸运的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的一手资料,也非常幸运的是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徐迅也得到了来自人民网、人民数据中心以及广电总局信息中心的专家老师的指导。我们在开组会的时候也邀请了实践一线的老师对论文的选题进行把关。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是很好地形成了一种学术共同体,大家在学术的研讨中,在知与行的高度配合之下,最终促成一篇好的论文。论文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篇论文不是一个无本之木,是在实践当中发现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选题。此外,徐迅同学非常早就进入到了论文写作的阶段,在最后一个学期也是用了非常长的时间闭关写作。综合以上原因,才能让一篇文章成为一篇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


图片

您能否给其他同学一些撰写论文的建议呢?

学术论文创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难在我们积累不够。所以我认为同学们在输出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输入,要有一个大量吸纳的过程,包含你有没有养成去看学术文献的习惯,你有没有保持一种学术的洞察力,你有没有在每一堂课程里跟着老师去思考,从而会有一些学术灵感和好的问题闪现后,不把它放过去,而是马上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积累记在案头。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这些积累成为了好的选题,就能够脱颖而出。除此之外,现在我们公共管理的研究也非常注重研究的科学方法。大家认真地学习必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辅助你完成一篇论文的写作,我觉得也是非常必要的。总结起来,我认为同学们在通往学术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这种输入的能力,保持一种常态化学习的状态。


图片

您在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可以请您谈一谈在本次参赛课程上的一些创新点吗?

这个奖项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团队里有高慧军教授和王宇老师,在整个教学中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是从 2005 级开设了政府公共关系的课程,是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中开设比较早的。创新点不是个人的智慧,它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整个课程无论是32个课时,还是48个课时或者更多的课时,它其实都是一段伴随着同学一个学期的课程。我个人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在这一学期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调动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环节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带动起来。我觉得这是我所追求的创新所在,也是在整个的课程当中跟团队不断地去探索去交流,找到合适的这些方式方法,能够把我们的这样一个理念贯穿在其中。


图片

您是如何做到在学术教学和论文写作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的?

我个人最大的体会是要保有一种热情和非常强的内驱力,因为每一位老师教学的一门课或几门课,日积月累之后都会成为研究领域的发力点。所以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一种良好的契合。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创新的问题。我们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在日新月异,传媒手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要不断去探究在时代的变化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在学术观察当中再引入到教学当中。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本科的教学跟高中特别不一样的一点是可能不会给你一个直接的答案,但是要给到你什么东西值得你关注,什么东西是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可能也不会告诉你非此即彼的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会给你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让你不断地思考,最后形成了个人的判断或者价值的导向。


图片

作为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您能给我们留下一小段寄语吗?

对于我来说,所有的获得都与热爱相关。我非常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我们公管,也非常热爱中传。同学们可能在跟我在接触过程当中感受到这样一份热爱,所以我就从热爱这个词出发。我觉得在我长达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当中,我体会到我们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来到了大学,同学们不要埋没了自己优秀。很多时候我感觉到大家缺了一点自信,这表现在课堂里大家会选择性的集体沉默、选择性的害怕犯错,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敢去挑战老师。这样同学们会丧失很多的机会。自信不是空穴来风,自信来源于同学们在学习当中的一点点小收获;来源于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当中,你在知行合一的过程当中发现的真知灼见;来源于你不断地做事情被大家认可了以后,内心的一种坚定。所以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同学们更多地去激发自己的热爱,在热爱的领域里去找到自信,成长为一个闪闪发光的有温度的公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