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3-06-07浏览次数:10

5月31日下午,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中传学术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中宣部国际传播局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


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牵头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及首批14所联合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培养国际传播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服务国际传播重大战略两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秦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廖圣清,宁夏大学阿拉伯国家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前进出席此次研讨会并发言。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主持此次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主持分议题讨论。


01

主题发言

图片

秦 露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漫长的文明使命与紧迫的斗争实践”

如今的传播主体正在从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转换为具有丰富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文明体,换言之,传播主体从一个民族国家变成了文明体。中国的国际传播开始具有文明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以我为主从被动的他诉到主动的自诉,从自证清白的防御型和回应型的传播,开始转变为破立结合的建构型与引导型的体系。


图片

周庆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国际传播卓越人才培养的效能提升”

新闻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尤其是国际传播领域,必然要面临一个边界扩大而且是边界主动扩大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要重新理解和构建我国国际传播卓越人才所处的教育场景,要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要让每个人进入到沉浸式的场景当中去完成课程,才能进一步帮助卓越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图片

曾祥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

“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人才多维复合能力塑造”

为应对新形势下对国际传播人才能力和素养的新要求,应建设贯通本硕博层次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要重视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人才“五力”的构建。既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工巧匠,又培养具备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的理论研究人才,同时还要培养融通中外、知华友华的媒体从业者。


02

分议题一:准确把握“两个大局”,

培养国际传播高层次人才


图片

在分议题一“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培养国际传播高层次人才”环节。陈刚院长表示,我们作为首批联合高校,要以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这个平台为依托,协同作战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不断发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重视政治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特色教育和个性化培养。


张涛甫院长表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具体的培养方法和实践操作,培养有更长续航能力、知行合一的人才,要传授结构化而非流沙式的知识。各大高校要了解自身的痛点、难点,结合自身禀赋,在国家战略的框架下实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


强月新院长表示,要尊重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重视实践的同时不断增强理论支撑,同时依托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这一平台,规范国际传播人才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培养,守正创新。


方增泉书记表示,要认识到国际传播的主体和客体是相统一的。同时,要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矛盾与冲突,并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郭可院长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挖掘其内心对国际传播事业的热爱;要创新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借助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建设植根于中国社会环境的案例分享平台,探索国际传播背后的长期规律。


钟智锦院长表示,国际传播不仅要讲中国故事,还要讲国际故事,除了在常态化的工作当中讲好故事以外,还要关注在一些非常态的时期的重要任务,可以增加关于风险沟通和危机应对方面的课程知识。最后,她表示国际传播人才应要有实证思维、要“一专多会”。


分议题一主持人姬德强副院长表示,国际传播是一个宏大战略,是一个国际性的要求。各位专家通过本次研讨,向大会展现了一创新型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的自主知识体系教材,对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下一步的协同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期待未来通过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平台加强合作与交流。


03

分议题二: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

服务国际传播重大战略

图片

在分议题二“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服务国际传播重大战略”环节,张昆副主任认为国家形象以往更多的是关注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呈现,而较少关注到公众对于国家形象的综合认知,民意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的“公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和判断”课题在这一领域作了积极探索。


刘涛书记分享了在数字媒介时代背景下,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构是两个核心,暨南大学在持续探索数字叙事这一命题,研究最基础的文本形态和深层叙事是提出智库型、对策型建议的关键。只有在实践的场域中才能真正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廖圣清院长表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最重要的是要以受众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才有可能基于相应的理论作为依据,对现有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推动国际传播走深走实。云南大学利用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的优势,着力以国别作为重要对象,希望实现一国一策精准传播。


张前进主任介绍了宁夏大学的阿拉伯国家研究紧紧围绕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服务于中阿博览会以及阿拉伯决策咨询工作。研究工作包括:面向阿拉伯地区安全开展智库、对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传播以及对中阿经贸合作研究等。


图片

主持人周亭院长对各位专家的分享表示了感谢。她表示,专家们研讨的智慧将逐步转化为发展的动能,她希望未来能与各位专家共同提升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的质量,一起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全方位的战略服务。


本次学术研讨会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31”和“4·25”重要讲话精神,着眼新时代国际传播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打造务实、高效的中外新闻交流与研究平台,形成高等教育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强大合力。国际传播各路大军齐聚中传,共谋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之计,共商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高质量建设之路,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