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 | “政治传播咖啡馆”第一期: 《历史辩证法的政治修辞呈现》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3-10-30浏览次数:10

         92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组织的“政治传播咖啡馆”读书沙龙的第一期活动于国重大楼907举办,研究所多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学术探讨,本活动受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支持。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的复杂局势,身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政治传播咖啡馆”系列活动希望能够为师生创造类似于咖啡馆的公共空间,在此轻松自由地交流学术观点、深化政治传播研究。


        本期读书沙龙围绕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凤阳教授的《历史辩证法的政治修辞呈现——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一文展开讨论和交流。

 

导读环节

此次活动首先由博士研究生宁志垚进行了文献导读,围绕他从文中凝练出来的四个关键词:“历史辩证法”“政治修辞”“文体视角”以及“创作史”展开讨论,认为这些关键词中与政治传播直观相连的是“政治修辞”,因为政治传播的根本问题就是政治的表达与呈现,同时,这种表达与呈现是服务于理论论证的大逻辑的,而在《共产党宣言》中,指的就是哲学上的历史辩证法以及政治上的共产主义事业。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是这种修辞与理论的关系呈现。他列举了文章中对于资产阶级的各类著名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比较,指出《共产党宣言》的超越性并非体现在文体、修辞,或者是技巧上,而是在于其背后的思想和理论逻辑。这篇文章在学术写作上值得学习的点在于以一个小的切入口和文本差异入手,通过个案以小见大。

 

沙龙的第二个环节为自由讨论,在场的老师、同学们对这篇论文本身以及彼此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分享和深入交流。

荆学民教授:回到文献本身——《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

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提出应当回到文献本身进行分析。他指出,这篇文章揭示了《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过程及其超越性,是一篇非常有思想深度的高水准论文。张凤阳教授的这篇论文回答了“《宣言》较此前的教义不同在哪里?”“《宣言》较资本主义宣言的区别在哪里?”以及“《宣言》的超越性在哪里”这三个问题。

要读懂这篇文献需要从最基本的研究问题入手。由此,荆学民教授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写作的时代背景,讲授了从英国工业革命到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再到19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反省的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从而凸显马克思思想面向历史的问题意识。

荆学民教授此后也回应了洪丹丹博士等就“对象化劳动”概念等提出的疑问,通过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辨析了“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两个概念。

荆学民教授在总结中谈到,马克思是将黑格尔的三段论放大成历史,形成了所谓历史辩证法,本质上具有扬弃性质。比如,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也同情劳苦大众,但马克思指出,只有被资产阶级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才是先进的、具有反抗意识的无产阶级。既然如此,那就必须肯定资产阶级的贡献,因为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这便是扬弃的体现:扬弃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肯定前提之后的否定。而资本主义被消灭之后,无产阶级也要消灭自己,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的体现。

苏颖副教授:从二流文献和历史思维推进政治传播研究

政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颖副教授从这篇文章对政治传播研究的启发视角进行了分享。一方面,国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对政治思想史或者政治哲学的研究,这一类研究通常以思想史意义上的一流文献为研究对象。但是,对于政治传播的关切而言,一些论证上的“二流文献”却具有非常强大的传播性,比如思想转型中出现的各类论辩小册子、本文提示的“宣言”文体等。另一方面,苏颖提出这篇文章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历史辩证法对自然法传统进行的根本性挑战,是一种强有力的正当性论证。这种历史化和去历史化的特质区别在政治传播中亦是存在的。从比较视野来看,西方政治传播诉诸“历史终结”式的符号化操作,而中国的政治传播则需要诉诸“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哲学思维。基于这篇文章获得的启发,我们未来可以从二流文献和历史性的角度推动政治传播研究。

苏颖副教授也与宁志垚同学的“政治传播的根本问题就是政治的表达与呈现”这一观点进行了对话,苏颖老师认为政治传播不光要从主体的角度去研究,同时重要的是关注政治表达如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成机制,更多地强调这类信息在大众间生成、自发传播与流通的方式。苏颖副教授随后还回应了赵隶阳的问题,谈到文献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就是第三个研究问题:《共产党宣言》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既反对迷恋过去的“反动的社会主义”,也反对囿于当下的“保守的社会主义”,她认为张凤阳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具有中国现实关怀。《共产党宣言》是历史辩证法的成果,吸纳了资本主义进步色彩但又能直指其要害,得出一个联结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宏观结论,而其中的共产主义便是诉诸未来的一种引领。

赵洁博士:从文献体悟政治传播研究的三个层次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赵洁博士指出,张凤阳老师及其推动的现象学等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丰富的学科背景和积淀,这种研究事实上也和政治传播有很强的联系,这是未来两个学科之间可以对话的地方。赵洁博士分享了她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很好地对应了政治传播研究的三个境界。第一个阶段的研究大致围绕学科既定的内容开展,浮于表面和特定的形式,只能关注到与政治传播直观相连的层次与要素。第二个阶段就是指要突破政治传播中如传播的环节分类等,不要受学科的既定框架所限。第三个阶段是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后,回归本源,做出一个完满的研究。赵洁博士认为张凤阳老师的文章就处于这个研究层次,虽然并不是以政治传播为目的去研究,但已经突破了框架限制,并找寻到了研究背后真正的问题与价值。

洪丹丹博士:“对象化劳动”与“人”的政治概念扩张

我院博士后洪丹丹博士特别提到了马克思所说的“对象化劳动”一词。现代化理论中有对工具理性与人的物化、异化的批判,这也是当代学者讨论和关注的问题,但其实马克思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智慧与思想深度。其次,洪丹丹博士也联系思想史和制度史回应了苏颖老师关于政治表达的大众化生成机制的观点。关于“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定义,在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而“人”这个群体的不断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和权利的扩展,是大众参与政治的基础,也是政治表达大众化生成机制应当得到关注的根本原因。最后,洪丹丹博士还提出了可以通过《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的序言来理解马恩思想的新思路。

赵隶阳同学:对文献三个研究问题结论的分享

我院博士研究生赵隶阳同学对文献三个问题的结论进行了介绍。第一个问题,《宣言》和教义的区别体现在功能定位上,《宣言》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关于第二个问题,资本主义宣言(declaration)源自自然法的支撑,是以全体人民的名义包装,但实则是为维系特殊的资产阶级利益而生的秩序构建;马克思的《宣言》(manifesto)是历史辩证法下的表述,是对当下政治秩序和官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第三个问题,《宣言》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差异体现在客观的依据和辩证的态度,马克思运用历史辩证法颠覆了资本主义话语体系,承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进步,但也进一步作了扬弃。

夏博阳同学:传播学角度的分析

我院硕士研究生夏博阳同学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篇文章。他认为第一个研究问题实质上涉及讨论了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关系;第二个研究问题,其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无产阶级的宣言都反映了一种“终结”,前者是自然法上的终结,后者则是发展的终结;第三个研究问题更多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研究。

赵雪波教授:对于经典文本的再研读与学术概念的冷思考

我院赵雪波教授在分享中提到,文章的重点在于关注政治修辞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意义。同时认为研读经典文本对学者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似概念在早先思想家的著作中就已经有了诸多思考和辨析。此外,赵雪波教授由本文延展联系到了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国》一书,其中涉及了对于由美国和西方主导的一种帝国体系和主权模式的话语概念建构。面对国际社会中纷繁复杂的概念,赵雪波教授认为没有必要过于绝对和着急地进行批判,应当对这些学术性概念有一个客观认识。关于前述所提到的政治传播的视角来分析这篇文章,赵雪波教授认为这个视角的纳入是可行的,但也是需要突破的。因为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中国学者更多需要做的并不是与西方传统一样以一个比较浅显的框架去讨论,而是应当落实到政治传播的细节中去深入探究更多的社会现象与概念辨析。

白文刚教授:学术写作角度的解读

政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我院副院长白文刚教授从学术写作的角度做了分享。第一,他认为这个选题非常重要,并且充分肯定了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性。第二,文章选择的对话对象非常有力,将《共产党宣言》与著名的资本主义宣言做对比,突出了《宣言》的优越性,也有力地反驳了西方抹黑的言论。第三,文章构思非常巧妙,使用了文体角度、政治修辞、创作史,但又融合了历史辩证法,使得文章的思想更上一层。此外,张凤阳老师文章中的引文也非常有讲究,从细节不难窥得作者的学术功力。


 

本期读书沙龙是“政治传播咖啡馆”的首发活动,基于张凤阳教授的文章《历史辩证法的政治修辞呈现———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就其相关的概念辨析、社会历史背景回溯、研究问题及结论的再审视和学术写作等角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未来,政治传播咖啡馆也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期待为更多的师生提供轻松自由交流学术观点、深化政治传播研究的平台与环境。 

 

汪燕妮、郭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