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学术】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师生参加中国政治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3-11-14浏览次数:10

图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值此之际,中国政治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1月4日—5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系统、党校系统和科研院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政治传播系系主任邵梓捷副教授,政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颖副教授,讲师于淑婧以及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赵洁、2022届博士毕业生李圆受邀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汇报。




在“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平行论坛中,荆学民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国际政治传播基石的撬动和框架的旋转”为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政治底蕴,是新中国之“中国道路”“中国旗帜”“中国力量”的政治总结和政治表达。中国式现代化展示出的强大“政治底气”将撬动国际政治传播中长期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不平等关系的基石,旋转其“中心-边缘”“居高-临下”倾斜的框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的国际政治传播研究须有充分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准备应对各种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类、胸怀天下。




在“政治学新学科新方法”平行论坛中,邵梓捷和苏颖围绕“政治观念与政治传播”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邵梓捷以“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实证方法、数据与因果”为题发言。她表示,方兴未艾的政治传播学作为交叉学科天然具备多元属性,加大了学术对话的难度。我们迫切需要对前沿政治传播研究中常用的实证方法进行借鉴与反思,把握方法、数据与因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方法体系。她基于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与中国政治传播相关的约15000 篇研究论文,以系统性综述(Systematic Review)方法检视与反思不同实证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优劣势等,并尝试立足当代中国发掘中国故事,为打破机械移植西式政治科学理论与实证方法的现状提出建议。

苏颖以“整合型沟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体制改革研究”为题发言。她从政治传播的理论视角切入新时期以来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机构改革研究。宣传的有效性不足要求政治传播搭建一个整合型沟通体系。对应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体制改革推进的是在传播端基础之上,整合话语制造端、信息响应端的体制架构。本轮改革的推进方向并非机械回归强大宣传,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政治传播的现代化,将政治传播的现代化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融为一体。




在“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平行论坛中,于淑婧以“回应与复合:比较视野下中国政治传播现代化的多维进路”为题发言。她指出,政治传播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成分。中国政治传播现代化处于“去西方化”和“本土化”的现代化之间,复合了双重维度:维度一是通过政治传播制度化回应参与扩大化,开拓基于协商的政治传播民主化之路;维度二是推动政治传播系统的分化与专业化,基于“政党领导”重塑国家政治传播能力。双重维度复合,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政治传播现代化处于过渡阶段,但已体现的复合特质揭示了单一路径下被忽视的现代性价值,为思考超越主流政治传播现代化理论的其他模式提供了可能案例。 



解码中国之治,提炼中国之理,构建中国之学,弘扬中国之道。本次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涵盖了中国政治学界近年来的主要细分领域和研究热点,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师生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参与,向学界展示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新问题、新趋向、新成果。未来,学院将继续深耕政治传播领域,广泛参与学界交流,促进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持续、健康、深入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活力、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