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传播与治理”文献导读工作坊第15期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3-11-14浏览次数:10

由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和我校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传播与治理”文献导读工作坊于11月6日对中国美学经典之作《美的历程》进行了导读。本期文献导读工作坊由我校艺术研究院21级博士生王芳主讲,并邀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辉教授我院赵雪波教授点评。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美学家、哲学家,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1952年,“美学”概念被引入中国,率先在北京大学引起研究热潮,并在80年代爆发了全国范围的“美学热”。在这期间,李泽厚因《美的历程》《美学论集》等作品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学家,与朱光潜、宗白华、蔡仪、高尔泰并称“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美的历程》作为我校博士生文献考试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全体博士生必读的基础文献之一,梳理了中国古典文艺发展的历程,彰显了李泽厚独特的史学观,为读者呈现出了我国自远古时期到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一本艺术史,也是一本社会史、传播史和哲学史。

  

图片
图片
图片

(《美的历程》一书自出版以来,经久不衰,有多个版本可供阅读)




图片

“美”与“美学”

图片


在对本书展开导读前,主讲人王芳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提出了自己对“美学”的理解。美学(Aesthetic)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学概念,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与西方整体的理性思潮相对,美学以美的规律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而审美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主观的精神文化活动。王芳认为,随着近些年美学研究的式微,当代美学可以回归到个体感受上,落回到生命的个体当中。

  

谈到“美”的来源,王芳将其总结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个来源方向。“自下而上”指美的一部分来源于具体的艺术实践,例如电影拍摄中的蒙太奇手法,最初是源于电影拍摄的具体实践的,后来被总结归纳为蒙太奇美学。“自上而下”指的是先由哲学发展出来的美学理论被具体应用到文本研究中,例如吉尔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等。

王芳认为,本书被列为我校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所有博士生的必读书目,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新闻传播学专业角度来看,《美的历程》本身也是美的传播史;另一方面从实践工作来看,我们在国际传播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要塑造更好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做好非遗艺术传承等工作,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就是对美的理解和审美能力,这也是阅读本书的价值所在。




图片

中西结合的美学观

图片


王芳以时间为线索,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以朝代更替中美学思潮的嬗变作为主线,对《美的历程》中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其中彰显了李泽厚融贯中西、汇通古今的大师风范。


在先秦部分,李泽厚从8000年前中国文明曙光初露之时开始讲起。考古发现了比较重要的两个图腾符号,分别是龙和凤,各自代表了两个强大的氏族部落。在这里,李泽厚引用了西方的艺术理论,借用1914年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一概念,意指能引起人们审美情感的、以独特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色彩等形式关系。李泽厚认为,先秦时期的艺术形式最开始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转为抽象的,如下图所示。这种由再现到表现、由写实到符号化的过程,被李泽厚称为是“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是美作为“有意义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在先秦时期,青铜器上的图腾符号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能够与当时巨大的社会力量相结合,积淀出一种深沉的历史力量,成为一种崇高的、狞厉的美。

  

图片

(从写实到符号化的鱼形图)


此外,李泽厚借用西方“理性精神”这一概念来讲解先秦理性精神,分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实践理性精神,与康德实践理性精神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强调道德实践与行为规范。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摆脱了原始无数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也体现了李泽厚二元对立,互为补充的分析方法。


从先秦的篆书开始,文字的书写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书法家对客观世界的模拟、吸取和提炼,具有灵活性、抽象性、概括性的自由,高度依赖于运笔之人的想法,绘画亦然,都高度依赖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品格。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变革的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的觉醒”“文艺自觉”,充分体现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文人所作的诗词歌赋中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人生和精神世界而不被当时的政治、宗教、社会裹挟。在这里,李泽厚的视角放在了文人自觉,对个体的关注上,运用了较多的“自主”“个体”等西方哲学中常用的词汇来说明当时的艺术形式。

除了上述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和艺术形式,《美的历程》还囊括了很多艺术门类。如前文所述,李泽厚整体上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工艺品、小说以及戏曲等。在介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的同时,还贯穿了一条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线索,即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时期变动着的“社会动向、氛围和意绪”。

最后,李泽厚对“美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整本书语言凝练优美且翔实丰富,不仅梳理了中国艺术之美的发展历程,对一些关键美学问题进行了提炼,还借用了西方美学、哲学概念,如“有意味的形式”“理性精神”“先验的”“合目的性”等,总结分析中国美学问题,阅读本书既可以接受艺术熏陶,也能够开拓历史视野。




图片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图片


  

徐辉教授在点评环节由浅及深地指出了本书的三个优点。

本书的第一个优点在于它的丰富翔实。作为中国美学经典著作,本书自出版后经久不衰,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清代的艺术发展,具有很高的知识价值和历史意义。该书沿着历史的顺序,将与中国艺术相关的重要器物、作品等梳理了一遍,涉及材料非常丰富,堪称知识宝库。

第二个优点在于它所传达出来的明确的美学史观。徐辉认为,我们在阅读一本历史梳理类的书籍时,一定要去追问作者的史观为何。李泽厚的这本书相当于是一本中国美学史,其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认为美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对朱光潜所提出的“美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进行了批判。李泽厚认为美不是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物的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性质的东西,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二是要把“美”一分为二去看待,一面是开篇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另一方面是内容,也就是李泽厚所说的“社会性”,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理想等,具体到个人身上会“积淀”到他的意识深处,形成李泽厚所称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先秦时期为例,人类社会处于“童年”时期,文化心理结构还没有完全成型,体现在艺术上就会偏向于形式,也就是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徐辉认为,从整个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李泽厚总结出来的这一艺术史观是很有说服力的。

最后一个优点在于它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了中华民族艺术形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流变,体现在李泽厚提出的“儒道互补”这一观点中,即以儒家为内容,在形式上反映道家的精神。此后,不断发生的一些创新和变化都出现在这两极之间,要么是形式发生变化,要么在内容上发生变化,于是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出现了不同的美。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泽厚勾画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美的现象、艺术作品的流变,在深层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最后,徐辉鼓励大家从时代变迁的角度出发,从本书中得到新的思想。

  




图片

既是艺术史,也是传播史

图片


赵雪波教授点评道,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用中国视角去回顾了中国的艺术史、中国的美学史,将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概括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美德历程,是一种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自信。在理解《美的历程》和传播之间的关系上,赵雪波认为,李泽厚对早期中国美学史或艺术史的梳理,与传播学中早期媒介史的总结回顾相一致,只是到后来两门学科的焦点才开始分野。用法国传播学者德布雷的话,可以将艺术史视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历史“传递”。《美的历程》可以看作是关于美学和艺术的一部传播史。最后,赵雪波提出,受詹姆斯·凯瑞的启发,可以从媒介仪式观的角度思考,美学与艺术的熏陶带给人们一种仪式感,传播不应只是一种信息的位移,更应强调是一种信息的分享。分享就是一种仪式。总而言之,《美的历程》虽然是一本美学著作,但是对于传播学研究,无疑也能够激发许多新的思考。



“传播与治理”文献导读工作坊采取开放模式,将导读文献的意义延伸开来,既服务于我校博士生文献考试,又开阔了参与者的研究视野,还实现了知识的广域传播。本期活动吸引了包括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师生参与线上互动,与主讲人和点评老师深入探讨。

  







读经典,品名篇。我们期待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在交流与讨论中将名家经典内化为自己的理论积累,不仅是为在校学习服务,更是为未来的学术之路点亮明灯。我们真诚欢迎每一位同学的加入,在此招募文献导读工作坊的主讲人,请有意向的同学将导读书目和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

zhanglu_kally@163.com 

期待你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