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才实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优秀研究设计展示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2-12-31浏览次数:24


图片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思辨、研究等综合能力,激发政院学子们学术热情。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教育培养体系不断提升,授课形式不断完善。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与古希腊哲人跨越时空的对话,用科学的数据与方法来观察世界,面对危机时利用专业冷静处置,以多元视角一起探寻学科奥秘。

      本期“政才实学”展示的是我院政治传播系邵梓捷老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优秀研究设计。我们将分两期进行分享。本次第一期展示的是2021年的六份优秀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主要围绕国际新闻的类型编排顺序、算法个性化与网民算法接受度、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力与国内受众接收反馈、房产税改革与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关系、社会经济地位、信息寻求行为与知识获取等内容,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数据分析,探索多元世界的魅力。


图片


第一期优秀作业展示


图片

国际新闻中新闻类型如何影响新闻的编排顺序

——以CGTN子节目《GlobalWatch》为例


图片


2020级行政管理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荣宝莹


新闻编排是电视新闻制播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指电视新闻编辑按照节目定位及编辑思想的要求,确定节目所用稿件及顺序和各自所占的时间,将分散的新闻资源进行有机的线性编排。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认为,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编排和筛选,在无形中决定了什么对公众而言是重要的。所以,对于电视新闻的编排来说,要根据新闻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频道定位的贴近性对其内容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和合理配置,体现着媒体的议程设置。
本研究选取CGTN的子节目《Global Watch》为样本,将新闻类型作为自变量,新闻的编排顺序作为因变量,通过量化新闻的重要性、贴近性并将其作为中间变量,研究新闻类型如何影响其编排顺序。考虑到全球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新闻编排的影响,故引入了《Global Watch》中2019年11月与2021年11月两个月的数据加以比较验证;同时,笔者也考虑到电视台的主要受众会影响其新闻编排,故引入CCTV4的子节目《今日环球》加以比较分析。
在分析新闻类型对新闻编排顺序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时,笔者计算不同类型新闻位于编排顺序前部的数量占比与其时长、总数量占比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显著正相关的关系。通过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国际新闻中,新闻类型会通过新闻的重要性、贴近性影响其编排顺序。且新闻类型的重要性越高,编排顺序越靠前;与节目定位的贴近性越高,编排顺序越靠前。国际新闻在针对不同受众时,政治类新闻仍占据编排位置的前部,而《今日环球》以国内人群为主要受众,其节目侧重点更偏向社会民生类。由此可见,主要受众的不同也会影响国际新闻的编排。
图片



图片

算法推荐个性化

对网民算法接受度的影响研究


图片


2020级行政管理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孙宁浩


算法推荐的应用早已无处不在,如图,人们对算法的关注也呈上升趋势。事实上,接触着信息洪流的网民都可以被看做为算法推荐的受众,但大部分人并没有特别关注算法个性化推荐的内在机制。
推荐的个性化程度对网民算法接受度有何影响,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临界点,到达何种程度受众会有强烈感知并产生反算法行为?这些问题关系着网民对算法推荐和信息来源的敏锐度,也与算法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图片

百度“算法”搜索指数


本研究以算法推荐的个性化程度为自变量,以网民对算法推荐的接受程度为因变量。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互联网各大平台和APP的算法推荐受众为研究对象。在问卷制作前,深度访谈了7位网民展开探索性研究,得出结论:①网民算法推荐接触渠道多样化,算法推荐的工具属性突出;②在初步认识算法推荐层面,网民间认知差异较小;③对算法推荐的反应体现了网民的自我意识和对算法的技术预期。
本研究基于文献编制了测量指标。根据算法推荐特性及其优缺点,从四个维度测量自变量:推荐不同领域、个人需求满足状况、推荐内容的个性化、网民对算法的偏好判断。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心理抗拒理论,从四个维度测量因变量:算法技术认知、算法采纳意愿、平台软件使用技能、反算法倾向。并补充了控制变量。最后,根据探索性研究结论对问卷加以修正、完善。



图片

中国题材纪录片

国际传播力与国内受众接收反馈情况


图片


2020级行政管理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任婧


十九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我国纪录片进入高速发展黄金期。而我国的纪录片评奖机制存在割裂情况。体制内作品几乎包揽了国内电影展节评奖的诸多奖项。独立纪录片因缺乏“合法性”而难以进入国内电影节的门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电影节和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纪录片通过在海外电影节入围获奖的方式获取曝光量,受到国内市场的关注,部分获得发行上映或在主流平台播出的机会。2017年在釜山电影节获得提名的关注慰安妇现实生活状况的影片《二十二》在国内上映六天后票房破亿,打破了中国纪录片票房纪录。
本研究选择2015年至2020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的47部中国题材纪录片,作为研究样本。从内容维度探究这些入围影片自身的特点、效果维度探究样本影片在国内网络媒介的影响力。研究发现47部影片中反映社会问题题材占比最高,内容较为深刻尖锐、情节跌宕、感情丰富、富有艺术感。
可以认为绝大多数中国题材独立纪录片的在国际国内获得认可收获好评,并不是靠故事本身的敏感程度,或者题材是否具有某种非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来决定的,而是基于题材在当代全球社会中的普适性,对个体生活的记录是否深入,并结合作品拍摄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来综合考量的。
图片



图片

房产税改革与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关系

——以上海市房产税试点改革为例


图片


2020级行政管理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王宝玉


房产税的征收主要目的之一是调节贫富差距,改善社会分配状况,促进社会公平。我国1950年开征房产税,到1973年城市房地产税并入工商税,后又恢复,现在依然处于不断优化改革中。2011-2013年上海进行了房产税试点改革,改革特点为征收“增量税”,改革体现按照具体情况征收房产税,而对小户型免税体现了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优惠。从各国经验来看,房产税在调控房价上作用有限。
本研究自变量是上海房产税政策的变动,因变量是上海居民社会公平感。并将上海作为处理组(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北京作为对照组(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与上海相似的非试点城市),研究房产税改革后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情况,分析两组之间的不同。因变量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测量,因为该变量为社会成员的主观感受,采用问卷法来测量。
数据上将使用CGSS 2013年的调查数据。房产税改革的时间是2011-2013年,2013年改革接近尾声。选取年度调查问卷(居民问卷)中能够测量居民社会公平感的问题。正向测量分值越低公平感越强,反向测量分值越低公平感越弱。

因变量: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测量

方面一: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方面居民满意度

方面二:就业情况—就业机会

方面三:社会态度

图片



图片

社会经济地位、信息寻求行为与知识获取

——以甘肃省嘉峪关市、张掖市为例


图片


2020级行政管理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刘小涵


进入到 Web 2.0 时代,在我国媒介多样化、社会转型快速的环境下,由“数字鸿沟”导致加深的“知沟”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社会问题,尤其影响了我国西部地区,使“知沟”现象及其背后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更有探讨的必要性。
明尼苏达小组在研究中发现了“知沟”假说(Knowledge Gap)——在流入大众传播的信息流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群体之间元存在的知识差距,不减反增。本文通过调查甘肃省嘉峪关市与张掖市的个体情况,试图探索社会经济地位与信息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于知识差距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寻不同群体之间知识水平的变化趋势本研究选择纵贯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法。自第一次调查后,每隔三个月再次收集数据,共收集三轮数据用作分析。
H1: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信息寻求行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个体信息寻求行为等级的下降,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低的群体将比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高的群体,从媒体使用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而缩小了知识差距。
H2:经过一段时间后,较高受教育程度群体相较于较低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知识获取速度更快,具体表现为前者的信息寻求等级保持不变或向低等级移动,后者的信息寻求等级保持不变或向高等级移动。
本文因变量为知识水平,将分简单和深度两级题目,考察受访者对于公共服务类和时事政治类的知识获取情况。自变量为设两个自变量,综合宏观和微观分为结构性变量——社会经济地位(SES,Socioeconomic Status)。设置两个指标,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个体层次变量——信息寻求行为。控制变量有职业,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媒介接触程度,媒介信任度,社会参与度,社会环境变量。
图片



图片

多模态电影海报的传播效果研究

——基于视觉语法视角下电影海报的内容分析


图片


2020级行政管理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姜雨伶


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在当今时代受众广泛、市场巨大。国内学者对电影海报的研究多从美术设计或影史品鉴角度出发,少有研究海报的不同模态和传播效果角度,更缺乏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因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从电影学、图像学、传播学角度综合研究多模态电影海报中两种再现类型的传播效果,并分析影响效果的原因。
依照多模态视觉语法理论对电影海报进行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后,研究者明确了研究问题:电影海报的再现类型对海报的传播效果有什么影响?本研究自变量为电影海报的再现类型,因变量为海报的传播效果,控制变量为受测人的专业背景。再现类型依据是否存在矢量互动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通过对样本库海报的内容分析和重新编码获得自变量数据;传播效果分为“吸引受众关注”、“传递电影信息”以及“促使受众行动”三个子变量设计问卷指标。
本研究选取出五部电影的十张海报(每部电影两张不同再现类型)作为问卷实验样本,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编码后运用SPSS开始数据分析,效度检验后,对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概念类型海报更善于表现主题思想,而叙事类型海报在传递其他信息方面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受众理解电影内容,产生行动意愿,总体来说传播效果更佳。第二,叙事类型海报对受众的视觉吸引力最大,而视觉吸引力又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影响因子。第三,对于受众行动的因果关系中,海报的吸引力和受众对海报的喜爱程度表现出强作用。对海报的喜爱程度、了解电影的意愿和观影购票行为三者存在回归关系。
图片


六位同学的作业都以独特的视角切入自己感兴趣的范围;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规范的研究步骤与方法,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为理解当下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证明。


注:以上展示的作业为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优秀作业,所有展示作业均获得作者本人授权。在此感谢邵梓捷老师与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