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服务】周亭院长受邀参加2023新鲜提案 · 黎里真实影像大会并作主题发言

    来源: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发布时间:2023-06-08浏览次数:10

NEWS


图片

5月24日下午,2023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新鲜实验室:人工智能发展与纪实影像”主题活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与纪实影像的相遇:应用、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周亭院长从作为纪实影像的传播和作为无所不能生产工具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两者的结合点进行了分享。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和纪实影像相遇带来巨大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与风险。表达了对未来能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和纪实影像进步之间更多的相互赋能与良性互动的期待。


本次论坛是由新鲜提案大会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新媒体实验室共同创办的新鲜实验室板块,致力于科技创新与纪实影像创作和传播的互动这一愿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片人刘颖,北京沐肆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王同,抖音集团剪映企业服务负责人吴志刚参与此次论坛。论坛由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总监肖龙主持。

图片

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与各领域的碰撞所产生的影响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周亭院长作为国际传播专家,十分关注人工智能对传播的赋能和对建构认知的挑战,在学术研究与理论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周亭院长的演讲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纪实影像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可行路径,展现了对未来传播领域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盼,为提高纪实影像的表现力、专业性、创造性贡献政院力量。

以下是周亭院长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自己并没有专门从事纪实影像研究,也不是一线创作者,刚才听了各位嘉宾的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是一名纪录片爱好者、国际传播的研究者,最近恰好也在关注人工智能对传播的赋能和对建构认知的挑战,所以想结合这个主题,从作为纪实影像的传播和作为无所不能生产工具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两者的结合点,和大家做一点分享。


今年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标志着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来袭。作为有史以来以最短时间获得最多用户的技术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在全球、包括在文化产业领域引发关注和讨论,当然也有警惕和规制。


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历史演进看,不管是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产内容UGC,还是二者的混合模式PUGC,信息生产主体都是人,但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时代,信息生产主体是机器,内容文本是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及其学习后的多模态自动生成,传播方式从一对多的定向推送变为了一对一的精准回应。这些都标志人类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设施的新阶段。在纪录片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脚本写作、影视制作、特效设计、观众喜好分析、语言翻译乃至市场发行等多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正在重塑影视文娱行业。


影像艺术被视为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相较于其他六种艺术门类,影像艺术对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加灵敏。也正是有赖于技术的迭代进步,影像艺术的表现力才更加丰富多样。作为影像艺术之一的纪录片一直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不但在创作中需要运用新技术,在主题上也始终关注和追踪着新技术的前沿动态。


一方面,关注和解读一个时代的主导性新技术,深刻探讨新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和挑战是纪录片的重要题材之一。正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纪录片《智能时代》,就把镜头对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收录了大量一手访谈影像,集纳了超过百位不同领域顶尖专家的思考与观点。通过对历史上有代表性案例的回顾和对现实技术的探查与解读,试图回答“人工智能会接管人类工作吗?我会被取代吗?”“人工智能边界在哪里?”“它是否有违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未来是人控制它,还是它控制人?”等一系列人类生存之问。纪录片《你好,AI》讲述AI在太空探索、文物修复、动物保护、农业、医疗、汽车、戏剧等领域的应用,从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探讨AI对人类生活的帮助与改变,让观众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让AI科技变得更加“接地气”。我也关注到了在去年的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上的优秀提案《复制恋人》,讨论的正是人机之恋有可能对未来每个人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提案通过走入几位中国Z世代年轻女性的内心世界,观察她们如何通过人机交互探索自我、爱和欲望,以此来思考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虚拟亲密关系的独特性和局限性。


另一方面,以技术赋能创作,对新技术的创造性运用一直都是拓展纪录片想象力边界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纪录片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纪录片领域的一些优秀作品如《航拍中国第四季》《“字”从遇见你》《美术里的中国》等,都在积极尝试运用技术手段赋能纪录片拍摄、制作、传播全流程。5G、云计算、超高清、AR/XR、虚拟影像等技术已渗透到了纪录片产业各个重要环节。微短视频、竖屏观看、互动视频、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也进一步拓展了纪实影像的创作边界和想象空间。


近年来,AI技术也被运用到纪录片生产中,为观众带来高清晰度、强沉浸感的视听体验。比如在纪录片《创新中国》中,主创团队用AI技术重现了已故知名配音演员李易的声音;在互动纪录片《古墓派:地下惊情》中运用互动技术让观众沉浸式地参与剧情,提高了纪录片的游戏感与体验感。此外,AI高清修复是保存和运用珍贵纪实影像画面的重要手段,让历史影像资料以崭新和清晰的面貌与观众相遇。


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人力创作难以匹敌的生产效率和精准用户画像能力,未来不但可以帮助纪实影像创作者扩大表现题材的范围,提高创作效率,还能够在纪录片发行环节上提高与目标用户的精准适配度,让纪录片的市场传播、教育审美和价值引导等诸多功能的实现都有规律可循。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人工智能技术与纪实影像的相遇,在带来巨大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首先是版权挑战。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模型建构和训练迭代都需要海量的语料供给,如何保护其中纪实影像数据的知识产权,以及如何确定使用权,如何进行收益分配,都是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生产是“合成”而不是“原创”,它根据用户的提问,对已学习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而不是全新创造,那么人工智能产出的作品到底要如何界定它的性质和知识产权归属呢?


其次是岗位替代的挑战。未来AI是否会取代人?纪录片人的创造性、主体性是否会被消解?这个问题是广大创作者必须要面对的。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有能力完成部分重复性的日常工作,比如自动翻译和多语种配音。GPT4也已经具备绘图,生成图表,写代码的能力。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升级,未来或许还会取代更多的职位,如编曲、平面设计、特效设计、剪辑等等,而且伴随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更新,影像创作的门槛日益平民化,现在几乎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在这样的双重冲击下,我们纪录片专业人士如何继续去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呢?


第三是认知塑造的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看上去无所不能的生产能力和陪伴式、沟通式的问答模式,很容易引发用户不假思索的使用,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第一入口。这项技术生产的内容,看上去高效、精美、完整、逻辑性强,很容易引发用户不由自主地信任和依赖,而不去对信息加以验证,实际上也无力验证。但实际上,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存在信息筛选,随意拼贴,真假掺杂等问题,非常容易塑造用户对世界的认知,也可能固化某种价值观而非提供多元的价值观。那么,未来我们如何去和人工智能生产的纪实影像争夺话语权呢?


怎么解决上述挑战,需要大家的集体努力。正如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这场大会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样——追寻“新鲜”、坚守“真实”。首先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世界和生活的好奇,不断提高影像表达的专业化水平,寻找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也许是作品的深刻性、视角的独特性,或是题材的稀缺性;其次是要拥抱新技术,有意识地掌握和运用技术工具,让技术更好赋能创作;第三是要控制风险,纪录片共同体要积极参与对新技术的协同治理,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呈现真实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观。期待未来能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和纪实影像进步之间的更多相互赋能与良性互动,也期待来自各国的同仁反思技术、善用技术,为在全世界保护和分享高质量的创意做出纪录片人的贡献。


谢谢大家!